薛朝文提醒心肌梗塞有年輕化趨勢 圖∕中醫大新竹醫院
常規健康檢查不一定能發現血管阻塞,因為這類問題通常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如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或運動心電圖,尤其高風險族群,要更加留意胸悶胸痛等症狀,並考慮進一步就醫檢測,即使是年輕人,也不該忽視心血管健康,避免發生憾事。
一名32歲年輕男性北上參加馬拉松比賽時突然暈倒兩次,男子在進行至第14公里時,先感到頭暈、不久後暈倒,恢復意識短暫休息後,本想步行完成比賽,卻在第15公里處再次昏倒。
男子被送到醫護站休息後,仍然感到胸悶和呼吸喘,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經心電圖檢查後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內科薛朝文醫師立即執行心導管手術,在搶通血管後放置一支支架,手術約一個小時,目前患者已經恢復正常出院。
該名跑者表示,已經是第四次參加馬拉松賽事,過去從未發生類似狀況,平時除了跑步,還會進行重訓等運動,並且每年健檢,吃保健食品養生。怎麼還會發生心肌梗塞?
薛朝文表示,心肌梗塞雖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但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緊湊、作息失調,心肌梗塞的發生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即便是年輕常運動的人,也可能發生血管阻塞。若同時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三高患者、肥胖、吸菸等高風險的狀況,更容易加速血管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