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竹科學園區設立邁入第45年,從業人數已突破17萬人,帶動周邊交通需求大幅攀升。
通往園區重要幹道之一,新竹市慈雲路長期承受龐大車流,尖峰時段車流量超過5,000輛,經常造成壅塞,交通壓力日益沉重,地方居民與通勤民眾因此長年呼籲進行慈雲路交通改善。
克服重重挑戰後,慈雲路(龍山西路至光復路一段)交通改善工程,今(6)日舉行開工典禮,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此次開工路段為龍山西路至光復路一段,預計將於115年上半年完工。
邱臣遠指出,這次慈雲路交通改善工程的亮點之一,是針對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之間的路段進行重要的瓶頸改善。
由於現有的人行天橋設計造成車道寬度不足,導致該路段長期以來交通壅塞,因此針對天橋及側溝將進行整理與退縮,進一步釋放道路空間,未來將新增一車道,使原本僅有單車道的路段恢復為雙車道,以有效紓解往市區方向的車流壓力。
為解決車輛迴轉所引發的人車衝突,市府也將進行人車分流的改善設計,提升整體通行的安全性與效率。
交通處倪茂榮表示,交通改善部分,同步在慈雲路規劃設置貨車裝卸貨停車彎與公車停車彎,讓大型車輛停靠不再影響主線車流,進一步優化交通動線。整體工程除硬體施作外,也搭配交通號誌的調整,透過尖峰時段秒數的優化,降低人車衝突與等待時間,讓道路使用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