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罕見古琴文化藝術將在竹市精彩亮相
桃竹苗特派員 何高祿∕報導
單志淵長久捉摸古琴美妙音符 何高祿攝
單志淵(左)畢生投入古琴文化傳授技藝       何高祿攝
價值連城手工古琴揚聲器耗費一年多時間完成   何高祿攝
「2024竹塹古琴文化節-絲桐天籟」,由新竹市樂器研究發展協會策劃的古琴藝術傳承,新竹市湖畔畫會大力支持協辦,於29日下午1時10分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國際會議廳熱鬧登場,呈現貴妃獻藝珍貴樂器。
古琴與其音樂,已於2003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流水」一曲,更被美國太空總署作為地球人類文化聲音紀錄代表,發射至太空。
「竹塹古琴文化節-絲桐天籟」新竹是旗艦基地,以其代表性人物「林占梅」與其琴「萬壑松」為精神象徵,積極推動古琴文化傳承,邀請新竹市「古琴製作」無形資產保存人,以及國內外古琴名家、研究及同好一起共襄盛舉。
古琴藝術傳承文化饗宴,由新竹市湖畔畫會參與長久籌劃協助,有四大主題:1.《竹塹文風唐琴斲考—靜態展》2.《古琴國際交流音樂會》3.《古琴學術講座》4.《竹塹文風唐琴斲考—動態雅集》
新竹市於2021年公告登錄「古琴製作」為新竹市傳統工藝,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講師,投身傳統樂器製作與修護40餘載單志淵老師,為此無形文化資產之保存者。
單志淵出生於新竹,幼居潛園里,特選今年成立新竹市樂器研究發展協會,配合風城竹塹古琴文化節系列活動,盼吸引古琴愛好者齊聚200年前琴音繚繞的竹塹古城,以傳承及推廣這項無形文化資產。
除29日、30日古琴音樂會及講座需報名入場外,展期間舉辦的講座、雅集及靜態展覽均採免費自由入場,詳細報名資訊及活動場次,可至「新竹市樂器研究發展協會」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share/jqjUFUyRwxjGTwBa/?mibextid=LQQJ4d)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