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因河港經濟發展而興盛,以生活工藝產業聞名,民國104年由在地居民推動成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13座館舍組成博物館聚落,透過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木工藝保存與展演,建立大溪豐富文化生態系,未來市府將持續串聯街角館,讓更多居民成為共學夥伴,建構大溪生活風土文化新據點。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3)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文化局「世界的桃園大溪 工藝之城創藝新生」專題報告。張市長肯定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多年來持續推動大溪工藝週、國際交流座談會、工藝市集及工場體驗遊程等,深化大溪文化底蘊,市府將持續整合跨局處資源,推動大溪觀光及文化發展。
副秘書長金志聿指出,木博館深具地方特色,已建立良好基礎,建議未來進一步導入「聚集經濟」概念,整合文化局、經發局及在地店家資源,與在地職人合作,強化木藝商品設計及銷售能力,打造大溪成為木藝精品之鄉,促進地方文化及產業共榮。
文化局表示,大溪因河港經濟發展而興盛,並以生活工藝產業聞名,民國104年由在地居民推動成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13座館舍組成博物館聚落,透過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木工藝保存與展演,建立大溪豐富文化生態系,未來市府將持續串聯街角館,讓更多居民成為共學夥伴,建構大溪生活風土文化新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