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低頭族當心引來酸麻疼痛
桃竹苗特派員 何高祿∕報導
張辰光說低頭族易引來脊椎酸麻疼痛機率   何高祿攝
高度競爭社會,工作壓力造成酸、麻、疼痛問題有增無減,其中脊椎骨刺最困擾患者心情。骨科醫師張辰光説,就臨床經驗來說,這些年來確實酸、麻、疼痛甚至全身無力的患者明顯增加,而且年齡層次下降,尤其是低頭族擁入,已經不是年長者的專利病痛,值得重視防範。
張辰光曾經研究骨格和脊椎病變職業和族群罹患機率,發現客家族群機率高出其他族群,因客家族群刻苦耐勞精神,工作過於勤奮忽略休閒保健,打拚工作骨骼和脊椎不斷磨損、逐漸退化,直到有一天,身體發出了警訊,酸、麻、疼痛、無力各種症狀出現,才匆忙四處求醫,陷入慌亂無助之中。
早期治療搶先機
不是任何骨骼和脊椎問題都需要手術,可以無痛的物理治療,即復健治療。張辰光表示,物理治療要有耐性,經過一個療程或許即可以康復,若只是應付性復健,反而更容易造成不良後遺症,妨礙早期治療先機。
配合復健痊癒機率高
曾經為被老虎咬斷頸椎,半年抬不起頭的病患治療。張辰光強調,如果那位病友不配合治療,不可能順利抬頭見人。
對不配合病友,要求比較嚴格,有些病友覺得過於嚴肅。張辰光說,其實也可以給病人輕鬆的解說重要性,不過嚴格要求的病友,幾乎都配合復健,痊癒機率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