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國際志工帶AI教育到非洲
桃竹苗特派員 何高祿∕報導
清華國際志工到非洲行前交融   何高祿攝
郭芷瑄(中)帶領團隊快樂成行     何高祿攝
成軍18年的清華國際志工團今年暑假擴大規模,30名科技志工將帶著募來的231台二手電腦,前進非洲坦尚尼亞、史瓦帝尼、肯亞與莫三比克4國推動資訊教育,並首度導入AI人工智慧課程,期盼能幫助資訊偏鄉地區師生應用AI工具,跨越數位落差。
清華大學副校長戴念華在志工團行前會上,以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勉勵學生,「能力愈強,責任越重。」
戴念華說,教育是社會翻轉的重要機會,清華學生走到海外,看看世界上哪裡需要我們幫忙,獻出了很大的愛心。理工、人社、科法等不同專業的學生各自發揮所學,去修電腦、規畫課程、募款及統整資源,也是很好的學習。
坦尚尼亞是清華國際志工最早扎根服務的地區,但因疫情中斷5年,今年將重啟連結,前往9所學校開授電腦課程。史瓦帝尼團今年則從過去的先行團升格為正式團,擴大至5所學校開課。肯亞團今年將首度前往資源匱乏社區推動資訊教育,並與慈濟基金會合作,成為首支前往莫三比克服務的台灣大學生志工團。各團的服務時間多達5至6周。
清華國際志工團今年出團的最大特色是首度導入AI教育課程,並針對各地網路等不同軟硬體條件來設計適用的AI教學方案。團隊指出,課程將聚焦於「AI素養」,教導學生理解AI在生活中的角色、社會影響,以及辨識深偽影片或假資訊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立即可用的數位生活技能。
如坦尚尼亞團就規劃了AI科技素養課程。領隊郭芷瑄說,課程內容包括Python程式語言和Scratch視覺化程式設計,也將從環境永續角度切入,引導學生將電子廢棄物再生為創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