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新聞網
搜尋
搜尋
選情報導
圖片新聞
評論
人物
旅遊
美食
地方府會
社區
政治
立院
兩岸
生活
體育
財經
社會
選情報導
選情報導首頁
台中選情
新竹選情
雙北選情
台東選情
雲林選情
苗栗選情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首頁
美食
旅遊
評論
評論首頁
人物
人物首頁
旅遊
旅遊首頁
特色民宿
景點報導
旅遊活動
旅遊日記
美食
美食首頁
美食日記
景點美食
特色餐廳
地方府會
地方府會首頁
社區
社區首頁
名人專訪
校園傳真
村里大小事
協會社團
政治
政治首頁
立院
立院首頁
兩岸
兩岸首頁
生活
生活首頁
消費
時尚
新冠肺炎
體育
體育首頁
財經
財經首頁
社會
社會首頁
Facebook
Ig
楊金土鼓勵文史工作者薪火相傳文化藝術
2023/09/25 23:24
桃竹苗特派員 何高祿∕報導
楊金土(中)支持北管和古琴藝術,敬佩單志淵(左)、單思菡(右)父女古琴造詣 何高祿攝
單思菡古琴在新竹傳統文人與古琴講座演奏有拍有譜 何高祿攝
新竹市湖畔畫會理事長彭碧鈴(左)隨單志淵(右)磨琴習藝學古琴 何高祿攝
聽眾紛紛好奇討論北管與古琴文化 何高祿攝
楊金土(右三)鼓勵文史工作者薪火相傳文化藝術 何高祿攝
傳統北管、南樂文化面臨時代快速變化衝擊,逐漸消聲匿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琴藝術,也步向失傳境界。
幸好新竹市外媽祖長和宮主委楊金土樂意傳承中華傳統古典藝術,成立文化館規劃陳列古樂器場地,協助培育人才期盼薪火相傳。
二十三日上午長和宮長和講堂,由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新竹「振樂軒北管協進會」理事長孫致文和長和宮文化館執行長王靜秋,規劃媽祖婆眼下的新竹事系列講座第 29 場,遊藝七絃,新竹傳統文人與古琴,在主講人北藝大老師楊湘玲和古琴示範演奏單思菡老師搭配表現,呈現出高潮迭起天衣無縫的新竹傳統文人藝術與古琴故事,座無虛席熱衷北管古琴觀眾聽得如醉如痴。
現場古琴示範演奏單思菡老師,是有四十多年製作古琴經驗的傳統斵琴師單志淵女兒,單志淵也出現在聽眾席。單志淵說,斵琴非一般工藝,除了聲音問題,還有各種繁複過程,斵一張琴時間要十多個月,多半以「年」為計算,從木頭選材、使用刨木工具、開板、挖槽、測音階、合琴等等,整個過程更是心身耐力考驗。
正投入古琴藝術,步上斵琴歷程的新竹湖畔畫會理事長彭碧鈴說,學這種藝術要有興趣和高度企圖心,把持住耐力,才能逐步向前,箇中滋味如何?只能以飲水冷暖自知應對,感受因人而異,不過確實需要有耐磨精神
單思菡同樣歷經這個艱困過程,才有表現出悅耳古琴的本事。單思菡說,鋼琴和其他西洋樂器講求節拍,追求各種階層音樂檢定目標,完全自然呈現的古琴相當自我,古琴沒有比賽和考試競爭問題,純粹依著內心探求,完全是自我內修的樂器,知音難尋的典故即出自古琴。
外媽祖長和宮主委楊金土表示,傳統文化保留需要有適當空間,長和宮樂意傳承這些珍貴文化藝術典藏任務,讓更多民眾有機會了解古人文化藝術歷史。
也許您會感興趣
從孝道走上日月潭有機紅茶
新竹縣接辦全國義民祭八月揭序幕
苗栗各單位全力推銷縣民經營的大閘蟹
推薦閱讀
2025/07/08 17:14
同濟會竹苗區主席郭雅蕙關愛風城弱勢
2025/07/08 17:31
颱風重創雲林劉建國邀農業部勘農損
2025/07/08 17:45
丹娜絲災害雲林劉建國馬不停蹄勘災
2025/07/08 18:00
華大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共探智慧永續未來
2025/07/08 18:44
國際獅子會300B 6區總監張以聖交棒黃秀卿
2025/07/08 19:26
腦波診斷可以揪出早期阿茲海默症
2025/07/08 19:40
竹縣閱讀金牌寶寶向前衝12日鳴槍開跑
2025/07/09 18:43
2025竹塹盃街舞大賽八月上旬登場
2025/07/09 19:05
風城多年未見連夜雨多處成災
2025/07/09 19:20
連續豪大雨竹市嚴防災情擴大
回列表頁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Facebo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