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三兩三耐力不易結緣古琴藝術
知否新聞網 何致遠∕報導
單志淵(左)傳授弟子合琴禮儀    何致遠攝
彭碧鈴在合琴前依禮在琴內留名    何致遠攝
單志淵(左)傳授合琴技巧    何致遠攝
弟子名列在合琴禮魯班牌位下祈求護佑    何致遠攝
來自四方弟子包括馬國出家人(左)空一法師 何致遠攝
 古今中外各種樂器音樂家,自己親手完成樂器,花時間最長,需要磨練耐性和展現藝術風味的樂器名字,古琴可能要歸類在前段班。
沒有三兩三的耐力,別去碰古琴藝術,傳統的古琴技藝不僅對音樂有興趣,還要會木匠手藝,依傳統習藝過程,至少要拜兩個祖師爺,戲曲宗師西秦王爺不用說,另外要加一位木工祖師魯班。
新竹市明湖路四八二巷百禾工坊,專門古琴修復、創作古樂器文化傳承基地。斲琴大師單志淵,農曆霜降為習藝斲琴弟子舉辦合琴禮,簡單隆重儀式,背後含義匪淺,包羅千百年古琴文化歷史演遷。
單志淵說,這種文化藝術一切都是緣,不可強求,也不能隨便,冥冥中該來的就來了,不該來的也只能是過客雲煙,很快即消失在斲琴圈子裡,一般來說,能持續投入一年半載,幾乎都有相當程度結果。
喜好音樂擅吉他的新竹市河畔畫會理事長彭碧鈴,偶然一個機會與古琴結緣,由選材到斲木打磨,已超越半年,習藝用心投入成果優異,生理具體的反應表現是右手上臂過勞發炎,需要診治解除傷痛。
在霜降合琴吉日祭魯班木工祖師爺,單志淵特別挑選彭碧鈴以客家語,依在古禮朗誦祭文,不急不徐獻祭表達誠心恭敬,祈福護佑平安,合琴永結祥瑞之體,出應美聲合韻妙音。
觀禮賓客對習古琴弟子們莫不感佩,因為祭魯班有如期中考,後續還有期末和畢業考,不是一件反掌折枝泛泛技藝。